adtop
金财网 > 资讯

A股最大医疗器械并购案落地分析人士提醒:中小企业并购不宜操之过急

www.041799.com|时间:2018-09-20 15:22|责任编辑:营口热线|来源: 搜狐   阅读量:5161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18日电(高晓锳)近日,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蓝帆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募集资金18.37亿元用于收购柏盛国际已全部落地完成,该案被认为是A股史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并购案。

9月13日,蓝帆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完成改选,新一届的董事会成员正式亮相,同时聘任李炳容担任公司总裁,孙传志等人担任副总裁。蓝帆医疗表示,完成本轮并购后,上市公司将按照事业部机制管理现有业务线。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显示了投资者对于蓝帆医疗本次定增认购较为踊跃,在近期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殊为不易。不过,对于中小医疗器械企业而言,目前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细分领域的竞争力,并购不宜操之过急。

医疗器械行业增长为大势所趋

公开资料显示,蓝帆医疗于2003年成立,前身为山东蓝帆塑胶有限公司,主营健康防护手套的生产与销售。2010年,蓝帆医疗正式登陆A股市场。

2016年开始投资建设60亿只/年的丁腈手套生产制造项目,一期年产20亿只丁腈手套项目已于2017年6月投入试运行。

2017年发布交易预案,拟通过非公开发行收购柏盛国际93.37%股权,谋求向以高值医疗耗材为重点的医疗器械领域进行自然延伸和产业升级。

据了解,柏盛国际总部位于新加坡,2017年支架销量为60万支左右,是仅次于雅培、波科、美敦力的全球第四大心脏支架生产企业。柏盛在国内的全资子公司山东吉威2017年支架销量23万-24万支,是国内心脏支架三巨头之一。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蓝帆医疗实现营业收入为9.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8亿元,本次虽仅合并柏盛国际集团的6月份营业数据,但营业收入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4.0%和42.9%。同时,柏盛国际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8亿元,占2018年全年业绩对赌承诺3.8亿元的49.43%。

兴业证券认为,医疗器械流通端将因行业快速放量而发展,由于受到新标降价和集中采购的影响,流通渠道将面临大规模洗牌,但总体而言行业增长仍为大势所趋。

医疗器械并购不宜操之过急

值得注意的是,自蓝帆医疗去年宣布收购新加坡跨国公司柏盛国际以来,市场普遍认为其从医疗器械低值耗材业务向高值耗材业务延伸的战略相对成功。但市场也有一些担心,公司现有高管是否能够管理好作为心血管器械跨国公司的柏盛国际?

9月13日,蓝帆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完成改选,新一届的董事会成员正式亮相,同时聘任李炳容担任公司总裁,孙传志等人担任副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李炳容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传奇人物。他曾担任过强生(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强生大中华区总裁和北亚区国际副总裁。2006年李炳容离开强生之时,强生中国的销售额已高达27亿元,俨然成为中国医疗器械的行业翘楚。之后,他加入美敦力,任美敦力大中华区总裁和国际副总裁,在任期间美敦力的中国医疗器械业务保持了4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李炳容先后在强生和美敦力这两家世界巨头出任要职,且具备心内、外周、消化、呼吸、骨科、糖尿、疼痛管理等多个业务单元的管理经验,耀眼的职业履历使其可称为中国医疗器械的“行业教父”。

对于医疗器械行业持续高涨的并购热情,有分析人士提醒,中小企业并购不可操之过急。

袁季认为,第一梯队企业发展重点在于跨赛道并购以突破行业天花板;第二梯队企业并购重点应在于抢占本赛道的市场份额以及技术保鲜;第三梯队的落脚点在于构建细分领域的竞争力,并购不宜操之过急。

“从海外巨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夯实自己内生性能力是大并购的基础,而目前国内并购不成功普遍是因为体量不足和管理能力不足。”在袁季看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量和管理差别巨大,因此不考虑环境因素和场景,盲目并购就如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中新经纬APP)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搜:A股,企业,医疗,A股,企业,医疗 收藏
精选
adr03